這味筍乾燒肉是外子老家,
雲林縣古坑鄉口味,恐日久失傳,特為文記述!
也順便回憶一下,記下當年公公他老人家的過往。
古坑鄉可經草嶺古道銜接南投竹山,
早年公公年輕時為討生活經年穿山越嶺,
肩挑扁擔,像貨郎般載滿針線、雜貨
及自製醬菜、滷豆干等物沿着古道販售給山裡人家,
一去總要數天來回,甚是堅苦,
而回來時也不會空手下山,
會在沿途的竹林挑選粗竹管摃在肩上,
帶回家做建材或燒水用。
老家後來經營雜貨店,名稱為兆豐商店。
公婆白天經營商店,除售烟酒雜貨
也設菜攤賣些蔬菜、豆腐、豆乾等物,
而公公勤勞至極,
尚有離家里外的一片麻竹林要照顧,
每日天不亮就去採筍,除了載到農會去賣,
也會留下部分載回家曬成筍乾,
自製笱乾除放店裡銷售外,
也是公婆給外地兒女的伴手禮,
那種特有的筍乾清香味,至今仍然難忘。
這筍乾燒肉做法也是公公教我和大嫂的。
食譜如下-
材料-
五花肉及腿肉各一塊切成2公分塊,
筍乾一磅左右浸泡半天,
湏勤換水再下鍋煮約45分鐘,
再用白煮蛋剝殼12個,香菇數朵泡好備用。
另薑半小塊,大蒜12瓣,葱數根。
調味料-
醬油,白胡椒粉,五香粉少許,冰糖少許,米酒三大匙。
做法-
食油半杯燒熱先下薑片爆轉淺黃,
即下肉塊下油鍋炸到金黃略乾半熟,
先下冰糖待糖化再放醬油與肉煮片刻後
加入香菇拌入再放葱段及大蒜炒一下,
即可放入米酒後待米酒燒一會去肉羶腥,
加下筍乾(要先改刀切小)及蛋12個
及調入五香粉和胡椒粉,
再加清水量至可淹全部材料即蓋上鍋蓋小火燜約二小時。
這是一道老家年節喜慶桌上必備菜,
令家人及客人感覺又好吃又滿足的大菜,
逄年過節總是燜上一大鍋,
鄉下隨時有客人上門,
裝上一大海碗筍乾燒肉,剁上一隻白斬雞,
切一盤麻竹冷筍沾美乃滋,
再切一盤白切五花肉沾醬油膏,
總讓公婆滿面笑容招呼賓客入席,
而當小媳婦的我也可在旁稍喘口氣,
裝碗白飯盛上滷肉及滷蛋,
餵等在飯桌邊我的二個女兒了!